• 介绍 首页

    正良缘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75节
      江怀大恨,“都这时候了还追什么细作,他就这么把自己的夫人丢在疫区?”
      江信不理他
      的愤恨之言,直接道:“我已叫人去路上设卡,现在谁也不知陈国细作都在什么地方投过毒,能抓到人最好,可以直接审问,若抓不到,就只能命各村镇自查,限制他们不得外出。”
      “可如今水患刚过,义县民心才安定,此时限制他们外出,恐怕人心浮动,滋生祸乱。”
      这是在为韩牧解释优先抓细作的原因,帐内的参将和校尉都点点头,表示认同。
      江怀脸色难看,心绪起伏不定。
      江信冲他挥了挥手道:“我们还要议事,你先下去吧,最近不要出兵营。”
      江怀迟疑了一下,还是垂下眼眸应了一声,转身离开。
      江信看在眼里,轻轻叹了一口气,心中说不出的失望。
      一旁的校尉还一无所知,正在夸韩牧,“将军,虽然都说韩牧是纨绔,但看他这两月在义县的作为,可一点也不纨绔,我今天早上出门转悠了一圈,就算是我们营地附近几个村庄,亦对他颇多夸赞,对这位新县令很信服。”
      义县水患,他们军营也受灾,百姓饿死那么多,他们不是不想帮,但帮不了。
      作为军人,他们的首要职责是保证边关安全,不受外敌入侵。
      他们的军粮也没有多的,所以帮不了,也就为了军营安全,略帮一帮附近几个村庄罢了。
      反正没有灾民敢来抢军营。
      也是因此,附近几个村庄对军营天然亲近,对县衙可没多少归属感,对历任县令感情也一般。
      在这样的情况下,韩牧还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收服几个村庄的人心,可见他做的有多好。
      如果京都的纨绔都是这种水准,那多出几个纨绔,天下何愁不安?
      江信在那天韩牧离开后,不仅审问了江怀的小厮,还派人去义县里查了一番,因此知道的更多些,“他能有此成就,全赖有个好媳妇,顾君若,可是顾相的孙女,幼承庭训,京城第一才女,其才能不亚于当世才俊。”
      他顿了顿后道:“自然,也有赖于韩牧心胸宽广,这世上能有几个男子愿意放权给妻子,让妻子表现出比自己还厉害的才干?”
      第一百一十九章 厉害吧
      士兵们把守道路,不给赵家村方向的人过来,却不禁止人往那边去,尤其是县衙的车队,看到他们穿着官差服,车上又带着药材和大夫,士兵们直接就放行了。
      江怀一整天都老实的待在军营里。
      江信说不出的失望。
      亲兵觉得将军好难伺候,“二公子不听您的出去,您生气,他听您的留在军营里,您还是生气。”
      江信冷哼一声道:“我不让他出去,是让他少惹祸事,他昨日听我的了吗?”
      “而今他不出去,是听话了,却也少了两分血性,”江信叹息道:“要是韩牧,你觉得他会听话留在军营里吗?”
      亲兵笑道:“韩二公子是县令,自不能留。”
      江信摇头,“不,我说的是设身处地的假设,若他不是县令,我是他父亲,他的心上人在疫区,我要求他留在军营,他能听话吗?”
      亲兵想了一下韩牧的性格,沉默不语。
      江信哼道:“这就是血性。”
      亲兵:“……您前几日还因为二公子为了顾姑娘闹婚宴的事生气呢。”
      “所以我才越发看不上江怀,他大闹婚宴,以为受伤最大的是韩牧吗?”江信哼道:“其实受害最大的是那位顾千金,幸而韩家明理,胸怀宽广,不然一个怀疑就能让这位顾千金身败名裂。”
      “托言喜爱,却是做的害人之举,”这是江信看不上江怀的一个原因,还有一点,“他要是真喜欢人,那就应该在婚前为自己争取,再不济,婚后想办法弄死韩牧,让顾千金守寡再嫁,我也敬他是个英雄。”
      “现在,顾千金人在疫区,他连一副药都不敢给人送去,”江信心中说不尽的失望,“江家和韩家跟随先帝一起打天下,我们父亲一辈不相上下,到大哥和永安侯也是难较高低,但下一代,江家差韩家多矣。”
      亲兵连忙安慰他道:“将军,韩二公子只是个纨绔,而我们二公子可是进士出身,在京城很有名声的。”
      江信:“他一个进士,品德血性还比不上一个纨绔,这不是他更应羞愧的事吗?”
      亲兵顿时不敢吭声了。
      江
      信没说出口的是,他对教养出江怀的兄长更失望,他明知江怀有错,却反逼韩牧发配义县,甚至还骗他,让他在这里对付韩牧。
      要不是他嫌弃韩牧是个后辈,韩家小儿不值得他出手,所以冷处理,否则,此时他已经犯错了。
      他有十年不与兄长团聚,不知他竟变成了这番模样。
      江信已经可以预见,江家将来必比不上韩家。
      江信抓心挠肺一样的难受,自然怎么看江怀怎么不顺眼。
      等到傍晚,他就听说去沔州买药的贺子幽回来了,带回来一船的药材、布匹和粮食。
      江信更难受了,江怀连贺子幽都比不上。
      贺子幽虽不学无术,文不成武不就,却有义气。
      贺子幽一身布衣的站在船头,手上常拿的扇子也不见了,船一靠岸,他就立即扶着天寿的手蹦上岸,拉住来接他的赵主簿问道:“怎样,有韩牧的消息了吗?”
      “未曾,”赵主簿上下打量他,忧心问道:“贺公子,你身上这是?”
      贺子幽低头看了一眼,不在意的挥手道:“哦,没事,带去的钱不够用,我把我的衣裳当了。”
      他身后的天寿几乎要哭出声来,“我家少爷不仅当了衣裳,手上的扇子,腰间的玉佩也全都给当了。”
      他们家少爷何曾受过这个委屈啊?
      贺子幽倒是接受良好,还兴致勃勃的道:“早知道我一套衣裳这么值钱,当时就应该把行李都带上了。”
      赵主簿尴尬的笑了笑,当时天寿是想带的,因为贺子幽就没受过委屈,即便只是出去一晚上,也应该带上两套换洗的衣裳,既带了衣裳,那就要带配套的腰带,玉饰,头冠等。
      但赵主簿和薛县尉都怕他一去不回,所以极力劝说,让他快去快回,并把罗雨给派了去。
      谁知他不仅很快回来,还愿意为了义县当衣服。
      赵主簿心中羞愧,然后就一脸钦佩的抓着贺子幽的手道:“贺公子,我代义县的百姓,还有我们县令谢谢您了。”
      贺子幽一脸嫌弃的抽走手,不服气的道:“我们家韩牧用得着你代吗?这义县百姓是韩
      牧的子女,啊呸,是子民,应该我代我兄弟谢谢你们才对。”
      赵主簿:“……您想谢也行。”行吧,你有钱,你说了算。
      贺子幽道:“我照着顾君若给的药方抓的,又让黄大夫根据赵家村的病症开了一张,然后把沔州四个药铺的药都买了,还找药商拿了不少,剩下的就是布匹和粮食,她不是说,病人用过的东西要焚烧,衣裳被子等都紧缺吗?”
      “现在就请人简单做些衣裳和被套,让人立即送去吧,”贺子幽叹气道:“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呢,这些粮食也给他们送去。”
      赵主簿连忙道谢,一路夸赞将贺子幽送上车,然后才回身安排人把东西都卸下来搬回县衙。
      罗雨和几个护卫站着没动。
      赵主簿笑眯眯的和她挥手道:“你也回去休息吧,这一天一夜奔忙累了吧?今晚好好休息,明日再来县衙听宣。”
      赈灾结束之后,罗雨没有被解散,而是被顾君若聘为县衙文书,现在也属于县衙的一员。
      罗雨道:“贺公子将单子交给小的,特意叮嘱了要让小的核对,确保东西入库,所以小的不敢擅离。”
      赵主簿:……
      罗雨示意他看她的身后,小声道:“赵主簿,这都是贺公子的人,留下来看着我们的。”
      赵主簿收敛了神色道:“我知道了,你把单子给我吧,让这几个护卫盯着就是,你先回去休息。”
      罗雨笑道:“这一路船去船回,小的一点也不累,主簿就让小的在一旁帮忙吧。”
      护卫上前一步问,“赵主簿,罗文书,有什么问题吗?”
      赵主簿立即压下心中的不满,连忙道:“没有,没有,我这就让人开始搬运。”
      罗雨也在一旁点头,拿出单子,搬出一样东西做个记号,并让押送东西回县衙的衙役和民工都拿上条子。
      等搬完,她立刻和护卫们回到县衙库房,又逐一清点过一次,确认东西和数量都没变化,这才容许民工们去账上支取工钱。
      赵主簿看在眼里,脸色晦暗不明,薛县尉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,道:“罗文书很能干吧?”
      请假条
      今天太浪,所以请假一天,明天补上今天的
      《正良缘》
      正在手打中,请稍等片刻,内容更新后,请重新刷新页面,即可获取最新更新!
      《
      》爱笔楼全文字更新,牢记网址:m.ibiquzw.org
      第一百二十章 害怕
      赵主簿脸色瞬间恢复正常,一脸淡然的道:“一个女娃娃罢了,再能干又能怎样呢?”
      薛县尉看着他变脸,心中冷哼一声,似笑非笑道:“夫人也是女娃,她就能做义县的主。”
      察觉到赵主簿的不开心,薛县尉开心了。
      其实赵主簿并不是要做什么,虽然看见那么多东西心痒手痒,可他知道轻重。
      他只是不服气,县令不在,他就是县衙里最大的,县衙的财政本就该是他这个主簿管理的。
      罗雨的能干让他心中不安,尤其她还很得县令夫人看重。
      从这两月便可看出,韩牧对县衙不怎么管理的,县务基本上是顾君若指点着他来做。
      所以在县务上,顾君若的意志更重要,她看重罗雨,即便罗雨因为身份的原因不能取代他,可长此以往,他这个主簿名不副实……
      只是这么一想,他就难受得不行。
      罗雨将入库的单子整理好拿去给贺子幽。
      贺子幽已经沐浴更衣,重新换上了自己的衣裳,他翻动了一下单子后圈出一部分来,“得再给赵家村送一些药材和粮食布匹过去,剩下的留在库房中以备不时之需。”